Movie April 24, 2022

《告别有情天》(1993)

The Remains of the Day (1993) | 没了“长日将尽”,只是“告别有情”

thumbnail

看完《长日将尽》的小说,晚上立刻来补电影版了。电影是好电影,Hopkins也是个好演员,一直觉得眼熟,原来就是汉尼拔,那双犀利的眼神还是很印象深刻的。没想到《哈利波特》里头的疯神婆Thompson会饰演肯顿小姐,有癫狂的先入为主虽然不符合角色,但悲伤与激进的戏份还是演得很恰到好处。里头居然还有莫里斯,顿然给了我一种大咖云集的感觉。


还是熟悉的英国电影感,熟悉的开门关门转钥匙ASMR,只可惜不得不说,电影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份失落感。除却一些还可以接受的细微调整,比如继承庄园的美国人是当年那个持反对意见的人——这一点我其实觉得处理得还蛮微妙——其余能保留的细节、台词我都颇感欣慰。只是某些为了影视化不得不添加的戏剧效果还是给了我与阅读大相径庭的感受。看电影的过程我总是在想,如果能拍成像宫崎骏《起风了》那般恬静的感觉就好了,就算是主角们说日语我也能接受的。作为傲娇控,很庆幸能遇见这个故事,但电影主角表达的傲娇感一点没有“苏”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可以更好一些。这可能就是出于落差感带来的失望了,比如我想象中的男主应当是像塞巴斯丁管家那样总是挂着得体的笑容的人,机械、盲目执行任务,把真正的感受深藏心底的那种。


三个比较可惜的场景,第一个是男主父亲在亭前踱步时候,“低头好像在寻找失去的什么珍宝”,那是我很印象深刻的场景,也觉得很关键且意味深长。父亲是个很尽责的管家,多多少少是男主的楷模和成长标杆,正因那种退役的遗憾,才让亭前的踱步透着哀伤。我更多的是觉得他应当是在反思当初摔的那一跤、说服自己大限将至的事实,而非反复为接下来的招待练习。所以当电影只是着重于他练习步伐,不得不说,我觉得有点表面了,还蛮遗憾。第二个场景是男主拿了酒以后,经过长廊,一扇扇窗户透进来光,“虽然不能确定但我相信,如果此刻打开这扇门,将看见泪流满面的肯顿小姐”。男主的傲娇我可以理解,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应当是理性和情感挣扎非常大的一次。很可惜电影里没有那样的场景,女主演技很好,眼泪很棒,接下来也丰富了很多她和丈夫的细节,但总觉得除了完善一个电影,在文艺表达上反而都大大剥削了。最后一个场景,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男主和女主在巴士站上,他终于问出口的那句,“你是不是过得不幸福”。男主听后愣愣的表情可以说演得特别特别好,我甚至好像看见了他眼眶里锁着的泪水。但第一那不是个黄昏,第二不是在巴士站上,最后电影的结束也并不在男主和陌生人对谈后默默收拾心情的场景,没有孤独感,没有着重他多想学会美国人的俏皮话……这些,都让人觉得结局有点垮了,只是放飞了鸽子意味告别了自由,远远没了那种遗憾,没有那样符合“长日将尽”这般标题的场景,只剩下典型商业与市井化的场景……还是那句,或许是和自己在读书的时候的感受有太多落差,所以觉得真的蛮可惜的。


然而我还是给了4分,因为电影还是个好电影,改编之用心可见,演员戏好,庄园也很漂亮。